这事儿闹得挺大,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前几天以7比4的投票结果,直接判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违法。简单说,就是特朗普想用总统权力大笔一挥,给中国和其他国家加征关税,结果法院说不行,你超出了权限。这不是小打小闹,涉及到上千亿美元的贸易税,还可能搅动全球经济。说实话,特朗普上台后就爱玩这套贸易战把戏,这次栽跟头了,估计他自己也没想到国内法院会这么硬气。
特朗普2025年1月复职后,没多久就重启了他的关税老套路。2月1日,他先针对加拿大、墨西哥和中国加了25%的关税,理由是这些国家没好好管芬太尼之类的毒品流入美国。他把这叫“贩毒关税”,声称这是国家紧急状态下的必要措施。接着,4月2日,他在白宫玫瑰园开发布会,宣布更猛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:对所有贸易伙伴设10%的基准关税,对贸易逆差大的国家再加码,最高到50%。中国直接中枪,税率拉到34%。特朗普用的是1977年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,简称IEEPA,这法本来是给总统处理紧急经济威胁的工具,比如冻结资产或制裁敌人,但里面压根没提关税两个字。
问题就出在这儿。特朗普觉得贸易逆差和毒品问题够得上“异常和特殊威胁”,就能绕过国会自己收税。但美国宪法明明白白写着,征税权归国会,总统不能随便越界。结果,一帮小企业和控制的12个州不干了,他们联合起诉,说这些关税砸了他们的饭碗。小企业主们进口原材料成本暴涨,利润没了影儿;州政府也喊疼,说地方经济、就业和财政都受拖累。原告不是啥大财团,就是5家普通小公司和纽约、加州之类的州,这也说明问题挺普遍,不是少数人叫苦。
诉讼从5月开始,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先审了这案子。那法院坐落在纽约海关大楼,5月底就判特朗普的关税违法,因为IEEPA不是总统的万能钥匙,只能针对具体紧急情况用,不能搞普遍性税收。特朗普政府不服,马上上诉到联邦巡回上诉法院。这法院管专利和国际贸易案子,11名法官参与审理。7月底他们听了口头辩论,政府律师辩称贸易逆差威胁国家安全,但好几个法官当场表示怀疑。8月29日,判决出来了:7比4维持原判,认定特朗普的关税超出IEEPA授权范围。
多数派法官在判决书里写得清楚,IEEPA授权总统应对境外威胁,但没给征收全面关税的权力。法律文本里找不到“关税”或“税收”这些词,国会过去给总统关税权时总是明确写明,这次明显没那意思。法院还说,特朗普的关税范围太广、金额太高、持续时间没限,基本上是无限头儿的,这不符合法律本意。少数派4名法官不同意,他们觉得贸易失衡够得上紧急状态,IEEPA可以灵活解释。但多数意见占上风,法院强调总统不能当立法者,行政命令不能凌驾国会。
这个裁定直接打脸特朗普的对华关税。中国那34%的税率,本来是特朗普极限施压的王牌,现在合法性没了。法院没说所有关税都违法,只针对用IEEPA发的那些。特朗普第一任期用其他法加的钢铝关税啥的,还能继续。但这波大范围的全球关税,包括对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等国的,基本都中招。判决推迟到10月14日生效,给政府时间上诉到最高法院,也避免市场马上乱套。法院还把案子发回下级法院,让他们再评估适用范围,是只限原告的商品,还是全国都适用。这细节挺关键,如果范围小,特朗普还能在其他地方继续收税。
特朗普反应快得很,判决一出,他就上Truth Social连发好几条,骂法院“高度党派化”,说如果关税没了,美国会彻底灾难。他坚持所有关税还有效,白宫和司法部也跟进,宣布上诉最高法院。特朗普团队没闲着,据媒体报道,他们已经在琢磨B计划。比如用1974年贸易法的第122条,对全球征收最高15%的关税,限期150天,专门治贸易失衡。贸易顾问彼得·纳瓦罗也证实,他们考虑双轨方案,先用122条,再启动301条调查不公平贸易。这两条法比IEEPA限制多,但至少是国会授权的,总统用起来合法点。
这事儿影响不小。先看美国国内,小企业和消费者松了口气。关税一加,进口货贵了,最终买单的是老百姓。智库估算,平均美国家庭多掏2400美元,制造业丢了2.7万个工作。零售商抱怨,库存计划乱套,沃尔玛之类的巨头都警告价格会涨。州加入诉讼,也把事儿从生意场拉到政坛,成了共和党和的正面刚。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本来想保护本土产业,结果误伤自家企业,这点原告们在起诉书里写得明白。
全球角度看,这判决来得巧。正好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带队来华盛顿谈经贸事儿。特朗普本来想用关税当筹码施压,现在合法性动摇,谈判桌上底气弱了点。中方保持低调,务实接触美方部门和商会。美中贸易战从特朗普第一任就开始,这次败诉可能让事儿缓和点,但短期内关税还收着,市场得盯着最高法院的动静。欧盟、日本这些盟友也盯着,他们的关税协议本来是特朗普用IEEPA压出来的,现在基础晃了。
说到底,这反映美国宪政的制衡机制。总统权力大,但不是无限。IEEPA过去50年用过好多次,多是制裁伊朗啥的,从没用来收关税。特朗普是头一个这么玩的,法院这次判了,等于给未来总统画了条线。专家说,这可能限制行政分支在贸易上的单干,逼着多走国会程序。预算办公室估算,关税能减赤4万亿,但如果败诉得退钱,政府财政也得掂量。
特朗普的贸易观从他商人时代就定型了,总觉得美国吃亏,得用硬手段平衡。但现实中,关税不光打别人,也伤自己。中国这些年调整供应链,加拿大墨西哥也找对策。特朗普上诉最高法院,胜算咋样?最高法院现在保守派占多数,三名是特朗普提名的,但他们过去在行政权力案子上不一定偏他。案子要是输了,特朗普得换路子,比如求国会立法,但国会现在分歧大,难搞。
这判决是贸易战的一个转折点。特朗普的关税牌打得凶,但法院说你违规了。未来几个月,上诉结果会决定很多事儿。企业得调整计划,投资者得看风向。这事儿提醒大家,政策不能光凭一腔热血,得守规矩。不然,玩脱了就是自己遭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