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3日,一场聚焦行业前沿、旨在解决核心技术瓶颈的高层次战略研讨会,在株洲信达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信达科技”)成功举行。
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,中国钢研科技集团长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,是我国冶金行业最具综合实力的科研与产业化机构之一。
在新材料研发、金属制品和高端装备制造支撑等方面,中国钢研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肩负着引领和培育高端制造企业的使命。
此次研讨会的召开,正是源于信达科技与中国钢研在前期项目中的良好合作,以及对信达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的高度认可。基于此,中国钢研将信达视为重点扶持的优质企业代表,组织专家代表团现场指导,促成了这一更高层级的技术攻坚对话。
代表团由自动化院联创中心战略首席赵鲁彬先生带队,特邀集团专家柴国才教授团队进行核心技术指导。
同时,来自钢研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领域技术部副主任杨良滔先生、冯光博士等核心技术专家,以及自动化院联创中心市场运营部核心成员共同出席。代表团覆盖了战略规划、前沿技术和市场运营等多个维度。
研讨会开始前,专家代表团一行在我司负责人的陪同下,实地参观了公司的现代化生产线和产品展厅。
信达机械精密的生产工艺、严苛的质检流程和系列化的创新产品,给专家团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在随后的研讨会上,双方直奔主题,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技术“会诊”。会议围绕当前截齿应用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,展开了坦诚而富有成效的探讨:
会议以信达在一线复杂工况中,积累的上万次测试数据为基础,与专家团队就截齿在硬岩、超硬岩掘进中的主要失效形式(如断裂、异常磨损等)进行了深度的机理剖析。
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材料韧性与耐磨性的平衡,以及产品品质的一致性,柴教授团队在信达自主研发的“截齿超耐磨涂层”技术基础上,分享了国际前沿的材料科学成果和工艺理念,提供了宝贵的优化思路。
聚焦潜力巨大的非煤矿山市场,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优化截齿的几何设计与材料匹配,来应对该领域岩层多变、冲击大的特点,从而实质性地为客户降低综合使用成本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研讨,与会各方还就未来在市场资源对接、专项研发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协同支持,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。这不仅为双方未来可能开展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,更描绘了一幅全面赋能的战略蓝图。
本次研讨之所以能够深入“靶心”、直面问题,正得益于信达机械扎实的研发功底。
我们与中南大学联合建立的“截齿-岩石耦合数值模拟系统”,为产品性能升级提供了精准的仿真数据支撑;同时,信达科技作为《超粗晶粒硬质合金工程齿》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,和《掘进用截齿》团体标准的主导起草单位,对行业技术体系有着深刻的理解,这为本次深入的技术探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此次研讨,是中国钢研集团对我们长期坚持技术创新的最大肯定。也标志着国产截齿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、冲击全球高端市场的征程上,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。
我们将以此为契机,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,为迎接未来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产业升级浪潮做好最充分的准备,践行“有信必达”的企业承诺。